【本网讯】寒假,体育与健康学院近百名学子积极响应寒假促就业“暖心行动”号召,将专业技能融入家乡需求,通过轮滑教学、留守儿童体适能训练、老年人康养服务等实践,探索出“体育+”多元化就业路径。活动期间,30%参与学生获实习或就业意向,3个典型案例入选学院“职业成长案例库”,为基层体育与健康事业注入青春活力。

模块一:返乡轮滑教学——冰雪运动“滑”进山区课堂
2024届毕业生黄俊香,寒假期间,她带着“教育方向”技能实训任务返回家乡,为孩子们开设公益轮滑课程。依托学院“家乡体育就业形势探索”模块的调研支持,她发现当地中小学体育课程单一,设计出“轮滑基础+民族游戏”融合课程。

模块二:体适能下乡——留守儿童练出“健康底色”
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同学则聚焦乡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。在“短期实习”任务驱动下,入驻乡村,开展“阳光体适能”公益训练营,针对留守儿童久坐、体态不良等问题,设计“趣味体能游戏+脊柱健康操”

模块三:康养服务进社区——艾灸护佑“银发健康”
康养方向学生依托“技能实训”任务,开展“艾灸护老”行动,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,运用所学制定个性化艾灸理疗方案,改善关节疼痛、失眠等问题。

这个寒假,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,以专业回应民生,在“轮滑j进课堂”“体适能下乡”“艾灸护夕阳”的实践中,将青春热血转化为服务基层的“体育方案”。在实干中开辟出“体育+教育”“体育+康养”“体育+公益”的就业新赛道。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对接提供了鲜活范本——当青年成长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,职业教育便能真正“破圈”生长,在服务民生中绽放出蓬勃生命力。
供稿:付文灿
编辑:宋同新
编审:陈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