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主要为年度建设目标与计划) 一、 指导思想 本着使本工作室成为“名师成长的摇篮、享受教育的家园”的宗旨,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,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,整合资源、整体提升,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充满活力的名师团队。 二、工作目标 工作室将本着求真务实、开拓创新的精神,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态度,耕耘一片“研究”的土壤,创造一种“研究”的气候。以研究为主线,交流培训为途径,理论联系实际,构建一个融学习、教学、研究、培训、交流为一体的平台,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和专业成长,提高教师群体效能,充分发挥引领与辐射作用,为本工作室教师成长搭建阶梯,注重在实践中研究,在研究中提升,在提升中反思,在反思中领悟,在领悟中创新。响应号召,树立垂范意识,争取使本工作室成为我校领跑的团队,真正做到引领教学科研,实现共成长。让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人才成长和带领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,使中青年老师从胜任型向骨干型、名师型发展。 三、工作计划 (一)制定工作室的工作计划和青年教师周期培训计划,建立工作室工作制度,并报学院备案。周期期满时,完成个人专业成长报告,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,建立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档案。 (二)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发展计划,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,引领成员、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,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,传授教育教学专业技能,提高综合素质。承担骨干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。通过集体备课、双向听课、说课评课、案例分析、课程改革创新开发,引导青年教师专业提升,组织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每学年进行2 次教学展示或赛课。 (三)开展教育教学研究。以工作室为平台,整合体育领域优质资源,着眼于体育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,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及训练研究。每周期内至少确定并完成1项校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进行研究,并形成研究成果报告。并公开发表至少1 篇研究论文,至少创作创编一支原创操舞曲目,至少指导学生带领操舞代表队参加省级、国家级学科竞赛3次。 (四)发挥名师示范和辐射作用。研究建立各类优秀教师发现机制和培养指导制度,通过组织青年教师上示范课、专题讲座、教学研讨等多种方式,促进工作室教师专业成长,促进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。 (五)采用多元有效的工作策略。根据工作目标,将采用学习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,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,自主学习与导师引领相结合,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,自我反思与不断提升相结合。建立健全工作室工作机制,使工作室活动规范化、制度化、科学化。 四、具体年度目标和计划如下: (一)2022-2023年度 1、制定工作室的工作计划和青年教师周期培训计划,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; 2、校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立项1项; 3、筛选音乐,为原创曲目做准备; 4、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至少2次; 5、青年教学竞赛2人次; 6、青年教师公开课或示范课2次; 7、参加学科业务能力培训3人次; 8、指导学生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(创新创业训练、学生科研)2项; 9、团队成员或指导学生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1篇; 10、服务地方活动1次。 (二)2023-2024年度 1、线下、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申报立项1项; 2、团队成员或指导学生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1篇; 3、指导学生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(创新创业训练、学生科研)2项; 4、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至少2次; 5、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2人次; 6、参加学科业务能力培训3人次; 7、创作原创曲目1支; 8、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或示范课2次; 9、青年教师公开课、示范课2次; 10、服务地方活动2次;
2024-2025年度 1、指导学生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(创新创业训练、学生科研)2项; 2、团队成员或指导学生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1篇; 3、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至少2次; 4、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2人次; 5、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或示范课2次; 6、参加学科业务能力培训3人次; 7、创作原创曲目1支; 8、服务地方活动2次。
2025-2026年度 1、指导学生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(创新创业训练、学生科研)2项; 2、团队成员或指导学生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1篇; 3、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至少2次; 4、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2人次; 5、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或示范课2次; 6、参加学科业务能力培训3人次; 7、创作原创曲目1支; 8、服务地方活动2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