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网讯】这次支教对我来说,注定是难忘的,我离开了舒适安逸的的大学校园,踏上了支教的旅程。
2021年3月28日来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中心小学校,这也是第一次踏上支教之路。 大凉山,尤其是作为彝族聚居区的昭觉县,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,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扶贫先扶志(智),教育是阻断贫困的重要手段。在党的领导下,三岔河乡中心小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,明亮的教室、标准的体育场,耳畔不时传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,刚到这里的我们都激动不已,兴奋有加。
我教的是二年级二班的语文,并担任班主任。每天都要写体温记录表,洗手记录表,学生离校返校签到表,学生点名册等等。在我们班,全班54个人,其中建档立卡户子女27人,占据了一半,如何让他们放心入学、安心就读成了我的首要责任。于是我每天网上查阅资料,积极向老教师求教,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,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,课余时间和学生交流,了解他们的顾虑和学习中的困惑,及时疏导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作为支教大学生,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,不仅要学习新课标下的各种新方法、吸取成熟教师的教学经验,还要解决班中的各种事务。走上讲台的我,紧张但又很兴奋,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渴望的眼睛,我尽力的讲好每一堂课,但同学们回报的不是笑容而是茫然的眼神,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授课方式,经常和学生聊天,做游戏,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,在学习中快乐,每次上课我会让学生先上来唱一首歌,慢慢的,学生们也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,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提高了。
经过了解,发现我们班很多学生父母都在外面打工,家里面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,这个学校是一个寄宿制学校,学生们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,星期天回来上晚自习,星期五下午才放学。有些同学家离学校很远,有的要走3个小时左右很辛苦,这个地方交通很不方便,饮水还不方便,我们住3楼,洗漱要去一楼抬水,饮用水要去学校外面接,刚开始,很不习惯,慢慢的就习惯了。
一直上语文课的我,因为一个老师做手术不能来,我们轮流来给她班上学生上数学课,我觉得数学课学生和老师就可以很好的互动起来,比语文课要好的多,在讲台上念题,学生算的很快,夸他们算数能力强,她们都很开心。他们的微笑很有感染力,看着他们笑我自己也会很开心,一个多月的支教生活虽不能说精彩,却意义非凡。如果让我说说支教的感受,我会说:“艰苦并快乐着,平淡并享受着,付出并收获着。”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,更是一-种宝贵的人生经历。
最后,我还要感谢同事朋友的帮助,给了我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难得机会,使我的思想达到了一-个新的境界,我的个人工作能力也得到培养、锻炼和提高,扩大了视野,丰富了知识。支教生活,累并快乐着!







供稿:王冬琼
编辑:周丽
编审:陈松